来咯!两会中这些生育提案来了,可以考虑生孩子了?
给你发个三胎“光荣证”,你会要吗?
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也不是发不发这个“光荣证”的问题,问题是这个东西有啥用?能解决啥问题?跟平民百姓不要净搞些虚的,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民心所向!
两会在持续进行中,2977名代表可以说都是“有备而来”,都渴望“为民请命”。但看了关于生育这块的提案,我想说某些代表的提案太过于急功近利了,所说的提案都是治标不治本,都没有戳中问题的痛点。
建议给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
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降低可谓是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为此代表祝连庆建议给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传播多子女家庭的生育经验,期望借此减轻大家的生育焦虑。
先抛开其他内容不说,请问这个“光荣证”价值多少?等价于多少奶粉与尿不湿呢、有了这个证书可以免费上学吗、课外辅导班会因为有了这个证书而减免辅导费或辅导费打折吗、有了这个证书找工作会得到优待吗,买房会因为持有这个证书打折吗、高昂的彩礼会因为这个减少吗......?
根据国家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其实大家都知道2022年的人口开始减少,且大家普遍的生育欲望不强。但大家害怕、焦虑,不敢生,或者不愿意多生并不是这个虚无的“光荣证”可以解决的。
为什么大家会不敢生,不愿多生呢?来点实际的吧,如果真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要净搞些虚的。别说三胎家庭了,现在恐怕连一胎要不要生都是很多年轻人要考虑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996的工作,无休止的加班,生活都没时间了,还想谈恋爱结婚和照顾家庭?国家法律上说的是8小时工作制,请问除了体制内之外的其他企业,无论大小,有多少真正做到是8小时工作制的呢?真正落实的可以在评论那里回复1,这样大家也好有个底。
某位知名人物曾经还说过996是员工的福祉,更别说8小时工作制了。现实中早上七八点出门去上班,晚上八九点回到家的还算是早的,十点十一点才回到家的比比皆是。这样的工作现状,请问除了工作外还有时间干其它的吗?
第二:日益高升的彩礼叠加居高不下的房价,你结的起婚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彩礼开始变味了,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一二十万的彩礼基本成为了起步价,三五十万的说出去似乎也见怪不怪。至于这个数字孰高孰低,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好不容易凑够了彩礼或者女方少有的不要彩礼且还愿意一起购房的。即便是这样,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再对比下当地的工资收入,要买起一套房容易吗?勉勉强强掏空父母也许可以凑够,但面对35岁就被迫下岗的职场,你还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30年的还贷吗?
第三:超高的生育成本,让人不得不思虑再三。网上有不少人统计过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下面引用了一张个人认为还比较合理的给大家参考。这里只计算了到读完书就需要花费至少62万元,高的话达到200万元。这里面还不包含孩子结婚买房等等大头花费。
这里计算的只是肉眼可见的显性成本,还有很多无法预估的隐性成本比如对孩子的照顾和陪伴等。
如果说200万元养育一个孩子,3个的话就要600万元,工作30年赚600万元甚至更高,平均一年至少到手20万元,有多少家庭达到这个标准?
建议第三胎孩子教育全免费
代表丁佐宏的提案是对第三个孩子的实行教育全免(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同时加大多孩家庭的个税抵扣力度。
连第一个孩子要不要都要三思,第一第二个孩子的生育问题都没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第三个是国家免费帮忙养大到大学毕业都不一定能激起大家的生育欲望,更别说只是第三个免费上学。拜托解决问题要按顺序来,先好好解决第一第二个,等大家有了生育欲望后再来讨论第三个的问题,不然这个提案再好。即便通过了也是惠及少数人而已,并不能照顾大部分人的利益。
个人思考
- 以前7亿人的时候国家认为人口过多,实行计划生育,强制将人口控制下去,依靠的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大的执法团队。现在14亿,国家嫌少,但却不能跟之前那样强制大家生孩子,拜托各位人大代表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要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要全盘考虑。老百姓要的真的很简单,衣食住行解决了,有活干有收入,大家的幸福感就会上来,到时自然会愿意生了。
- 对待老百姓,不要搞太多虚的,GDP增长多少,进出口贸易增长多少,这些数字是执政的要考虑。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与之切身相关的,比如家里穷没钱凑够彩礼导致孩子无法结婚,家里样的牛羊猪又亏本;那几亩农作物一年到头在那里劳作都赚不了几个钱;
- 改造客厅需要多少钱(客厅可以改成什么)
- 听证需要当事人亲自参加吗(听证会必须本人到场吗)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被逮捕!都美竹狂刷屏泪谢警察跟粉丝,其母现身满脸憔悴)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被批捕,最大的功臣不是都美竹,而是吴亦凡的妈妈)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事件已经明朗,都美竹并没有报案,还转发新进展表示感谢)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64天,“顶流”的陨落,涉嫌强奸罪!吴亦凡被北京朝阳警方拘留)
- 许嵩方晒出曲谱回应被抄袭(罗聪又被举报抄袭,作品《伤城》与陈奕迅《爱情转移》前奏相似)
- 福建一高考考点提前打铃多人被处理(2021年高考,迎来两大“坏消息”三大“好消息”,直接影响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