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北京疫情今日又传来了最新消息,情况严重了又要做核酸了
北京疫情最近让全国人民都担心了,我每天都很关注北京疫情消息,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北京应该是国内除广州和重庆以外,疫情新增人数最多的,我们国家三个疫情重灾区一个北京,一个广州,一个重庆,而且都是经济中心,对于大家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
截止北京时间11月30日,北京当地卫健委通报,11月29日0时—24时,北京新增1282例本土确诊病例(含28例无感染症状转化),新增3240例无感染症状,感染数量持续上升,609例社会面筛查,有进一步传播扩散的可能,新增3例境外确诊和7例无感染症状,北京相比其它城市境外输入的风险很大,需要加强管控。本土确诊病例还在上升过程,今天本土新增比昨天又多了300多例,无感染症状与昨天持平,北京疫情正在与时间赛跑,是与病毒较量的决战时期,现有确诊5505例,累计确诊12808例,治愈7290例,死亡13人,高风险地区3160个。北京今日疫情情况还在峰顶,很有可能继续攀升,目前看来仍在高位徘徊中,情况是一天比一天严重,这次疫情确实麻烦了。
让我们来看看北京近几日新增情况,现在新增情况还在山顶波动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上升势头迅猛,连续两日新增感染者超过4000例,有可能在未来两天突破5000例大关,情况非常严重,希望早日迎来拐点
11月21日
本土确诊病例274例 无感染症状1164例
11月22日
本土确诊病例388例 无感染症状1098例
11月23日
本土确诊病例509例 无感染症状1139例
11月24日
本土确诊病例424例 无感染症状1436例
11月25日
本土确诊病例567+19例 无感染症状2009例
11月26日
本土确诊病例678+69 无感染症状3560例
11月27日
本土确诊病例840例 无感染症状3048例
11月28日
本土确诊病例957例无感染症状3429例
11月29日
本土确诊病例1282例无感染症状3240例
每日新增总量巨大,目前国内排第三,和广州、重庆疫情情况一个量级,只不过比广州、重庆情况稍微好点,北京从11月18日开始感染者迅速增加,和广州情况类似在近一周迅速猛增,但广州疫情上升趋势明显减缓了,北京还在高位中,形势更加严峻了,传播链条多,呈现多点多面的扩散发展,现在各地也在学习北京怎么科学防控,要提高防控的精准性、有效性、快速性,给其它深陷疫情的城市起到指导作用,早日摆脱疫情。
让我们来看看北京本轮疫情是怎么开始的!
北京疫情本轮最早可以追溯到8月底,就已经零星出现病例,9月中旬一段时间完成了清零,10月份又死灰复燃,新增成2两位数增加,严格意义上来说,11月份疫情才真正威胁到北京,这轮疫情发生时间,全国各地都非常相似,疫情重新爆发传染的点都在9月份初,有的城市采取静默,很快清零了,有的城市陆陆续续增长,到了11月份有的城市大爆发传染,有的小爆发传染,现在全国各省份又爆发新的一轮疫情。
爆发根本原因还是印度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太强大,虽然毒性减弱,但传染性很强,进入秋冬季节更加活跃,说实话现在是很难防住的,病毒溯源真的很难查到,不知道到底是境外输入,还是本土滋生的,隐匿传播风险很难发现,如果不追根溯源,疫情永远不会停止,清零后还会开启,按照现在情况,只能切断传播途径,尽量居家不外出,但是经济由不得不做出让步,这真是两难的局面,如果放开,我国人口巨大,传染风险又增加,医疗机构容量承不承受得住,社会秩序会不会乱套,这都是不敢想象的。北京现已启用方舱医院共23家,共计收治床位23892张,在院人数19032人,床位使用率79.7%,床位也越来越紧张了。
目前来说,还是要坚持坚持动态清零,科学防疫仍是遏制疫情最好的方式,但是怎么平衡疫情防控对经济发展、生活影响这块,确实不好拿捏,防疫过度了也不行,宽松了也不行,这就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尽量减少疫情对人民生活影响,病毒固然可怕,但人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现在防疫成本也很高,这笔账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来说最划算,最有利的,希望北京成为科学防疫的领路人,带领国内疫情地区走出困境,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败病毒,未来可期!北京加油!#北京头条#?
- 改造客厅需要多少钱(客厅可以改成什么)
- 听证需要当事人亲自参加吗(听证会必须本人到场吗)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被逮捕!都美竹狂刷屏泪谢警察跟粉丝,其母现身满脸憔悴)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被批捕,最大的功臣不是都美竹,而是吴亦凡的妈妈)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吴亦凡事件已经明朗,都美竹并没有报案,还转发新进展表示感谢)
- 都美竹感谢朝阳公安(64天,“顶流”的陨落,涉嫌强奸罪!吴亦凡被北京朝阳警方拘留)
- 许嵩方晒出曲谱回应被抄袭(罗聪又被举报抄袭,作品《伤城》与陈奕迅《爱情转移》前奏相似)
- 福建一高考考点提前打铃多人被处理(2021年高考,迎来两大“坏消息”三大“好消息”,直接影响上大学)